无标题文档
欢迎您进入青海文明网 今天是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首 页 | 文明青海 | 文明创建 | 青海好人 | 未成年人 | 志愿服务 | 我们的节日 | 新书架 | 礼仪学校 | 通知公告 | 资料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青海新闻网 青海文明网文明创建 →正文
姹紫嫣红满园春 百花齐放谱华章
来源: 青海日报
发布时间: 2016-12-06 10:40:35
编辑: 张启杰

  通讯员 杨晓惑 摄 

  通讯员 雷海 摄

  青海新闻网讯

     观点: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后,我省文艺界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主动深入实践、深入生活、深入群众,创作推出了一大批无愧于民族、无愧于时代的文艺精品,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惠民活动,打造锤炼了一支德艺双馨的文艺队伍,文艺事业呈现出喜人的新气象、新变化、新风貌,不断开创了“姹紫嫣红满园春、百花齐放谱华章”的生动局面。

  把握时代脉搏牢记使命担当

  虽然已经事过一个多月,但对省演艺集团总经理陆小华来说,由集团创编的现代京剧《七个月零四天》在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参演时亲眼目睹的一幕,至今历历在目——《七个月零四天》讲述了一段老一辈革命家们用鲜血和汗水为青藏各族人民开辟幸福之路的感人故事。当演出接近尾声时,观众席中一位耋耄老人眼含热泪,向舞台郑重地敬了一个军礼;当演出结束后,这位老人径直走向前台,朝着已经谢幕走下舞台的慕生忠将军的饰演者大声呼喊:“慕政委,慕政委!”

  眼前的一幕让现场观众和演员无不为之动容,原来这位老人是曾经跟随慕生忠将军修筑青藏公路的老兵。荡气回肠的剧情让他恍然回到当年的场景,已经分不清舞台上的“慕政委”只是一个艺术形象。“这是一部反映现实、接地气的作品,没有奢华的制作,回归艺术本体,对中华民族精神和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了深入挖掘,对全国舞台艺术创作具有导向性作用……”许多专家观摩后作出这样的评价,也让陆小华对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联十大、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任何一个时代的文艺,只有同国家和民族紧紧维系、休戚与共,才能发出振聋发聩的声音”这句话有了更加感同身受的认识。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始终鞭策着全省广大文艺工作者清晰认识自己所担负的历史使命和责任。在省委宣传部、省文化新闻出版厅和省文联等部门的带领下,广大文艺工作者振奋精神、开拓创新,争做“时代风气的先觉者、先行者、先倡者”。

  省文化新闻出版厅召集省直有关艺术单位和部分州属专业艺术表演团体的文化艺术工作者代表和退休老艺术家代表,结合各自实际对我省文艺工作发展“出谋划策”;组织召开全省艺术创作演出工作会议、“十三五”舞台艺术创作选题座谈会;出台《青海省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实施意见》等,使全省广大文艺工作者统一了思想,形成了共识——作为一个文艺工作者,要把“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作为工作常态,努力创作接地气、广大人民喜闻乐见、富有思想内涵的优秀作品,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伟大实践者。

  在省文联的带领下,我省先后成功举办青海湖国际诗歌节、青海国际诗人毡房圆桌会议、全省民族团结进步农民歌手大奖赛、选派优秀音乐家赴韩国举办“发现中国之青海花儿艺术赏析”专题讲座;圆满完成玉树抗震救灾纪念馆、玉树地震恢复重建展览馆等的展陈工作任务……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动活泼、活灵活现地体现在文艺创作之中,用栩栩如生的作品形象告诉人们什么是应该肯定和赞扬的,什么是必须反对和否定的。”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明确要求,正在化为广大文艺工作者的实际行动,浸润全省广大群众的文化生活。

  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

  从今年9月开始,一场以“不忘初心,以文化人”为主题的系列文化活动拉开帷幕,这是省文化新闻出版厅为我省观众“量身定制”的文化惠民盛宴,也是全省文艺工作者“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的生动实践。活动一直持续到年底,其中20台展演剧目涉及戏曲、歌舞、话剧、杂技、花儿等多个艺术品种,有话剧《惊天雷》、秦腔《尕布龙》、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综艺演出专场等正能量演出,也有享誉国内外的经典高雅艺术;演出场所既有高大上的青海大剧院,也有深受群众青睐的百姓大舞台。演出采取政府补贴的形式,让老百姓免费或花不多的钱就能够感受到艺术的熏陶,得到了广大群众的热赞,觉得“这个冬天也充满诗情画意”。

  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是文艺永恒不变的主题。多年来,我省始终坚持送戏下乡下基层演出活动。特别是近两年来,各专业艺术院团选调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剧(节)目深入农村牧区,送到百姓中去,共完成下乡下基层演出1400余场,观众人数达100余万人次。

  全省广大文艺创作人员采取多种形式,下基层实地采风,通过观看当地特色民俗活动,与当地民间艺人面对面的互动交流,收集第一手材料。2015年全省文化旅游节主题晚会、藏戏《松赞干布》、平弦戏《魂系金银滩》、舞剧《唐卡》、歌舞剧《三江之舞》等剧目的创作人员都经过深入基层开展采风活动,积累了丰富的创作素材,引导人们求真、崇善、向美,让主旋律更响亮,正能量更强劲。

  文艺要为人民服务,文化惠民是最生动的注脚。从2014年5月起,我省文艺志愿服务全面展开。两年来,省文联及各文艺家协会以文艺志愿者服务队的形式,深入到全省的乡村、社区、企业、学校、军营等,开展慰问演出和捐赠春联、书画、摄影作品等活动;元旦春节期间,积极开展“我们的中国梦‘送欢乐、下基层’文艺志愿服务慰问活动”……

  “难道广大群众一张张对文化渴望的脸不该是我们深入基层、深入生活、走到群众中间的动力吗?普通老百姓那一个个淳朴善良的故事不该是我们创作的主题和素材吗?”省文化馆馆长颜宗成已经快60岁了,但他整日奔波在基层,他带去了党和政府对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的关心关怀,也带回了心灵的感动和创作的滋养。

  文化自信推动改革创新不止步

  9月14日晚,北京京西宾馆礼堂。

  当青海藏剧团团长仁青加和互助土族自治县文体广电局副局长闫国良站在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闭幕式的领奖台上,心中充满了感动与骄傲——我省代表团选送的两台剧目土族原创歌舞剧《彩虹儿女》和大型历史藏戏《松赞干布》斩获三项大奖,其中《松赞干布》夺得最高奖项——戏剧类剧目金奖。

  作为一个地处西部的欠发达省份,能够从来自全国35个代表团的43台节目中脱颖而出,实属不易。谈及获奖感言,“自信”和“创新”是这两位主创人员说的最频繁的两个词。《松赞干布》以本土化、民族化的人物故事体现民族情感与价值观,全剧音乐、舞蹈、画面或磅礴雄壮,或幽婉细腻,或灿烂明丽,或激昂轻快,用唯美营造出一个震撼人心的鸿篇巨制;而《彩虹儿女》则以土族民俗为创作蓝本,除了传统民族歌舞外,还有现代舞等更多艺术形式的呈现,整体演出呈现出古老与现代的交相呼应。所以,这两部剧目均获得奖项是实至名归。

  “坚定文化自信,用文艺振奋民族精神”“勇于创新创造,用精湛的艺术推动文化创新发展……”这是我省文艺工作者永葆青春的金字招牌,也是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的驱动力!

  我省文艺界根据艺术院团艺术创作人才匮乏、编导水平较低的实际,采取“请进来、送出去、混合与独立创作相结合”等多种方式,努力创作优秀的舞台作品。省演艺集团创编的京剧《七个月零四天》、西宁艺术剧院创排的秦腔《尕布龙》等剧目,就是通过外请较高水平的编导,在帮助提升作品艺术质量的同时,又为院团的编导提供了学习机会,促进了本地编导自身创作水平的提升。《七个月零四天》在全国160多台剧目竞争的情况下,作为我省唯一入选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57台参评剧目,与国内其他优秀剧目共同角逐第十五届文华大奖,并成功入选2016年国家艺术基金传播交流推广资助剧目。

  伟大的时代需要精品力作来记载,崇高的精神需要精品力作来弘扬。在全省全面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大潮中,我省的文艺创作必将在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联十大、作协九大开幕式上重要讲话的指引下,焕发出更加旺盛的生产力和更为强劲的竞争力,必将奏响新的华章。

    漫笔:

  为“四个扎扎实实”注入“文艺动力”

  在过去的两年里,“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正在成为文艺界的流行语,它是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对全国文艺工作者提出的要求,也成为我省文艺工作者自觉的实践。

  今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我省视察指导工作时,提出“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全省上下迅速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上来,对照“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找准工作着力点,在“三区”建设中不断创造新业绩。

  今年11月30日,在中国文联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讲话的基础上再度为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指明前进方向,对广大文艺工作者殷切提出希望。

  “文艺是国民精神所发的火光,同时也是引导国民精神的前途的灯火。”文艺承担着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职责,文艺是涤荡人心、塑造灵魂的工程。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文艺在党和人民事业中的重要地位,深刻揭示了中国当代文艺的重大使命,对于团结动员全省广大文艺工作者在推动全省干部群众践行“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的自觉性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美丽新青海,需要物质文明极大发展,也需要精神文明极大发展。善于从中华文化宝库中萃取精华、汲取能量,保持对自身文化理想、文化价值的高度信心,保持对自身文化生命力、创造力的高度信心,是激励全省广大干部群众不断前行的精神力量。

  深挖井方能饮甘泉,沥心血方能塑心灵。我省文艺工作者唯有把崇德尚艺作为一生的功课,用高尚的文艺引领社会风尚,做真善美的追求者和传播者,“做到胸中有大义、心中有人民、肩头有责任、笔下有乾坤”,才能为“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注入“文艺动力”,为谱写中国梦青海篇章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焦点:

  梅开二度夺目绽放

  从小剧场到大剧院,从惠民演出到旅游演出,或休闲或高雅,美不胜收的演出活动为都市人带来精神上的享受;在广袤的农村牧区,从流动演出车到文化广场,尽管舞台简陋、但“接地气”的节目依然让农牧民群众脸上绽放出幸福快乐的笑容。

  近年来,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入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文化演艺业体制格局发生着根本性变化,各类演出团体蓬勃生长,满足了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文化需求。

  在众多的文艺院团中,省演艺集团是国有院团改革的“风向标”。

  虽然已是岁暮冬寒,但是在省演艺集团的排练厅,记者看到,舞蹈、杂技、话剧、京剧、器乐等各项排练红红火火、舞影婆娑,器乐声此起彼伏……

  2012年,在全省文化体制改革的大潮中,省文化新闻出版厅下属的青海省演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挂牌成立,将以前青海省级所有的剧团囊括其中,进行了大刀阔斧的重组改制。

  改革就在身边,处处可见。今年,集团完成了原创杂技儿童剧《精灵战队》的编创并于5月在我省成功首演,该剧已与中演院线全国部分剧院签约,计划明年在签约剧院进行巡演;原创花儿风情歌舞《花漫四季》在“青海首届丝路花儿艺术节”作为重点剧目进行演出,目前正在修改复排,将于年底公演;舞剧《格萨尔王》已于11月正式上演,收到社会各界广泛好评……截至到今年10月底,集团完成各类演出537场,观众人数达42万余人,其中基层演出场次近70%。

  改革彰显活力。现代京剧《七个月零四天》成功入选文华大奖初评,在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精彩呈现,为青海专业舞台艺术赢得了荣誉;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和建党95周年,话剧《惊天雷》公演9场,成为2016年度党组织活动指定观看剧目;《欢乐乡村行》共下乡演出21场; 2017年“新春音乐会”演出活动已进入策划和准备工作。

  文化交流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顺利完成了“青海首届丝路花儿艺术节”“中韩(青海)友好周”和“水与生命”音乐会演出;赴新疆参加西北五省区杂技比赛,荣获一项金奖,三项银奖;参加2015全省原创舞蹈大赛,在群舞、单双三比赛中获得创作及表演一、二、三等奖;赴武汉参加第十一届全国优秀舞蹈展演。

  “转企改制只是第一步,成为市场主体后,更不能停步,要继续向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方向发展。”集团总经理陆小华深知“改革不进则退”的道理。

  今年以来,“打造精品力作”摆到了集团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集团以集团、剧目、人才等各种品牌优势,积极探索演艺产业做大做强的最佳途径,全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核心竞争力。

  狠抓人才队伍建设。举办现代舞培训班,派专业人员参加全国文化干部素质能力提升工程省部联训项目培训班,派送部分主创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外出学习、观摩、采风;

  积极申报项目。舞剧《唐卡》、平弦戏《魂系金银滩》入选国家艺术基金大型舞台剧创作资助项目,现代京剧《七个月零四天》入选国家艺术基金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三部剧目共获得国家艺术基金740万元资助……

  改革没有完成时。而省演艺集团在改革大潮中,将梅开二度,迎来更夺目的绽放。

相关新闻↓
    [ 返回首页 ] [ 打印 ] [ 进入青新论坛 ] [ 关闭窗口 ]
   
 
文明青海 更多>>
·的姐遭抢劫 四勇士出手相救
·全省“花儿”培训班西宁开班
·心系困难群众冬日送上温暖
·和谐社会 征信先行
·老人迷路 民警帮她回家
青海好人 更多>>
   为更好地宣传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掀起学习先进、崇尚道德、争当模范的新热潮。12月2日,西宁市城北区...[ 详细 ]
·的姐遭抢劫 四勇士出手相救
·土族之乡:八旬老人义务植树六十年
·西宁市城北区10名“城北好人”脱颖而出
文明创建 更多>>
·社会协同治理 安全文明出行
·在平凡岗位上奉献自己的光和热
·玉树市开展“遵德守礼文明行车”主题宣...
·43户勤俭助廉家庭受表彰
·无悔的选择——记我省第十三届全国见义...
未成年人建设 更多>>
·我省出台《意见》加强农村牧区留守儿童...
·万达宝贝王“我最闪亮”少儿才艺大赛落...
·200多名听障儿童走上社会
·媒体助力找到10岁离家男童
·西宁市表彰“青海高原好少年”
文明风采 更多>>
玉树市开展“遵...
果洛州妇联举办...
最美测绘人:刘...
43户勤俭助廉家...
友情链接→
中国文明网
中央外宣办
中国未成年人网
青海新闻网
人民网青海频道
青海科协网
青海人才网
青海经济信息网
主办:青海省委宣传部 青海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技术支持:青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