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档
欢迎您进入青海文明网 今天是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首 页 | 文明青海 | 文明创建 | 青海好人 | 未成年人 | 志愿服务 | 我们的节日 | 新书架 | 礼仪学校 | 通知公告 | 资料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青海新闻网 青海文明网文明风采 →正文
王玉英:每个孩子都应被宠爱
来源: 海东时报
发布时间: 2017-08-02 14:45:15
编辑: 孔令磊

  青海新闻网讯 多年前,她站在三尺讲台上诲人不倦;如今,她离开课堂仍为黑夜里的孩子亮起一盏明灯。她不是老师,却如同老师一般关心不同年龄的学生;她只有一个孩子,却胜似许多孩子的母亲。

  看着一个又一个孩子们,通过她的帮助乘着知识的翅膀遨游于理想的天际;回过身,又托起一个又一个孩子们稚嫩的梦想。有人说,她是这些山区孩子的筑梦人;她说,每个孩子都应该被宠爱。

  病床上萌生助学心愿

  她叫王玉英,今年五十三岁,现为海东市财政局农财科科长。工作时间的王玉英和身边许多人一样,精干的短发,一身得体的工装。然而就连身边的同事都不知道,五年来,她几乎用尽所有闲暇时间,悄声地做着一件大事!

  2012年3月,王玉英因病住院,期间有一个网友邀请她加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一助学群。看到群里的助学信息,王玉英说: “我们青海的娃娃更需要资助!”群里就有人开玩笑说,那你就建立一个青海助学群。没想到这一句玩笑话,让王玉英萌生了为青海贫困学生搭建资助平台的坚定心愿。

  王玉英是一个十足的行动派,和丈夫商量后,还在病床上的她就开始忙碌了起来。由于她的网名叫梦竹,加之竹与‘助’又是谐音,于是王玉英就决定用“竹之梦”这个名字。通过征求多方意见,她又迅速拟写了助学工作的规程,并公布在助学群博客中。她说:“要做就要做最好,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帮扶青海贫困儿童。”

  万事开头难,当初的志愿者只有王玉英和丈夫两个人,那些繁重的工作谁来完成?找不到资助人怎么办?如何让大家相信自己?一个个难题真实地摆在眼前。王玉英那种不服输的劲儿又上来了:“不管再难,再累,一定要尝试!”王玉英先开始联系贫困学生所在的乡镇、村委、学校等,待落实了贫困学生的初始名单后,她又拉着自己的老公一个个去家访,逐一进行核实。然后学习在网络平台上编写发布资助信息,并将最终的助学名单和资料发布到网络,寻求网友资助。实在忙不过来,王玉英又发动了财会专业的弟弟,做团队的第一个管理员,帮助管理账务,确保公正透明……在她的坚持和辛勤努力下,5月30日,第一批15个受助学生得到资助。就这样,竹之梦青海助学群正式迈出了助学第一步。

  为山区孩子筑梦未来

  经过近五年多的发展,王玉英的助学队伍也渐渐发展壮大,如今团队已经拥有11名管理员,30多名志愿者和700余名爱心网友。这五年来,他们共捐助物资90多万元(其中现金55.2万元),助学的范围也从互助扩展到了平安、大通三个区县,十五所中小学,累积资助1488人次。这些孩子的家庭多是地处偏僻脑山和半脑山地区,而且很大一部分来自单亲家庭和残疾家庭,还有一些是留守儿童及孤儿。他们家境十分贫寒,基本没有生活来源。在王玉英团队的帮助下,有的已经顺利读完高中甚至步入大学。

  互助县东沟乡龙一村15岁的王洁,从五年前就多了位“妈妈”。正是这个妈妈的出现,让她的生活变得不一样。王洁的父亲几年前去新疆打工,却被人骗光了所有积蓄,欠了很多外债,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更加一贫如洗。只好将原有的两间房子卖了还债,一家四口人租住了一间小的不能再小的屋子生活。在资助王洁的同时,王玉英还帮助其父亲申请了村里的危房改造项目,改善他们的居住环境。假期里,王玉英还将王洁接到自己的家里,辅导功课,给她买衣服、买书、讲故事、洗衣洗澡……

  为了如王洁这样的孩子,王玉英付诸了太多的心血。她坦言:“除了工作,我的所有闲余时间都用在了助学的事情上。”

  给你个属于自己的家

  2014年9月20日,一个普通的星期六。对于互助县五峰镇平峰村的牛成龙母子来说,却是不寻常的一天,更是永生难忘的一天。在这一天,他们终于住上了属于自己的家。而这一切改变,都离不开王玉英的热心帮助。

  牛成龙在五年级时受到王玉英等人的资助,从那个时候他的成长就时刻牵动着王玉英的心。牛成龙从小父亲去世,与既盲又哑的母亲相依为命,家中没有任何收入来源,母子二人住在村里半山腰上不通水不通电的土坯房里,经常吃了上顿没下顿。在走访过程中,这个家庭的窘境让王玉英偷偷抹了好几次泪。她随即在发出倡议,希望大家能帮帮这个家庭,并通过和村委主任协商,为母子二人在山下借到了两小间平房,不定期地送去米面油衣服等生活物资。通过与村委会多次协商,再加上镇政府和平峰村两委班子的关注。终于为牛成龙家落实了异地搬迁项目资金、危房改造项目资金等。在多方努力下,牛成龙新家终于建成了,四间不大的平房,简单的家具,但却亮堂。王玉英拉着牛成龙母亲的手,让她摸着新家里的一切:被子、沙发、茶几、床垫、床单、窗帘……虽然她看不见,也听不到,但这双手的温度,她却记得,她用力握着王玉英的手,久久不愿松开。

  每一次,每说到一名贫困学生的情况,王玉英的眼中总会蓄满泪水。她说,每一次家访,每一次面对这些孩子,我都会忍着泪水,我真看不得他们受这样的苦。也许她的内心藏有一汪海洋,但我们只能偶尔看见她流出的两滴泪珠……

  土族少年的爱心传承

  土族少年徐文良,是互助民族中学第一批受资助的学生之一。直到今天,徐文良依旧记得“竹之梦”走近他生活的那一天。2012年,5月12日,徐文良第一次见到竹姨。得知自己或许能够成为竹之梦第一批助学对象时,徐文良的心喜忧参半。喜的是,自己上学的费用一直是家中最大的开销,如果能够得到资助,能为家里能轻松不少。忧的是,作为一个好强的男生,徐文良一直不愿意将家中掣襟露肘的贫困情况告诉他人,他深怕这个助学前的家访会是“高高在上的布施”。而当他走进接受家访的房间时,看到竹姨一个人微笑地等候时,他那颗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如今,徐文良已是青海大学的一名学生。多年来的相伴,他开始亲切地喊王玉英为“竹姨”(王玉英网名为梦竹)。在努力学习的同时,徐文良也在竹之梦助学中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现在已是竹之梦助学群的秘书长了。同时,徐文良还利用假期时间勤工俭学,他用勤工俭学挣来的钱,资助了一名贫困学生。很多人不太理解,一个家庭条件原本就不太好的学生,为什么还要去资助别人?每次听到这个话题,这个憨厚的少年显得有些激动,他说:“我曾经在家庭困难的时候得到了资助,也看到了竹姨的辛苦,我想用自己打工挣的钱帮助其他的和我一样的人!”这个不善言辞的大男孩不知该怎么更好地表达,但在他的身上,表现出了一种向上向善的正能量。这种温暖的力量正是通过王玉英传递的。

  说起今后的打算,王玉英坚定地说:“我们要一直在助学路上走下去,永不止步,要把爱的接力棒传递下去……”

相关新闻↓
    [ 返回首页 ] [ 打印 ] [ 进入青新论坛 ] [ 关闭窗口 ]
   
 
文明青海 更多>>
·西宁市总工会开展金秋助学受助学子“爱...
·平安开展宣传活动传递正能量
·观看红色革命影片 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海西20名杰出(优秀)青年卫士受表彰
·海西20名好军嫂受表彰
青海好人 更多>>
  7月20日,西宁市城北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朝阳中队执法队员在巡查中发现一名老人晕倒在地上,城管队员们...[ 详细 ]
·“老百姓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多了!
·未察觉车胎漏气 热心司机追停后告知
·雨中遇女士赠伞 男子想还伞表谢意
文明创建 更多>>
·用心感受榜样的力量“纪念王昭同志诞辰1...
·奋力建设更加富裕文明和谐美丽新青海
·30名农民拿到创业贷款
·我们也要为创城贡献一份力量
·都兰县“五个结合”力促“五星级文明户...
未成年人建设 更多>>
·四个引领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共青...
·“暑期课堂”关爱留守儿童
·德令哈第二届少儿亲子夏令营开营
·小导游大赛让西宁美名扬
·“童享”暑期特训营让西宁市240名随迁农...
文明风采 更多>>
喜迎党的十九大...
藏族村来了位汉...
高温“烧”不退...
热心市民为环湖...
友情链接→
中国文明网
中央外宣办
中国未成年人网
青海新闻网
人民网青海频道
青海科协网
青海人才网
青海经济信息网
主办:青海省委宣传部 青海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技术支持:青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