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档
欢迎您进入青海文明网 今天是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首 页 | 文明青海 | 文明创建 | 青海好人 | 未成年人 | 志愿服务 | 我们的节日 | 新书架 | 礼仪学校 | 通知公告 | 资料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青海新闻网 青海文明网青海好人 →正文
青珍村的铁脊梁
——记甘德县青珍乡青珍村党支部书记普华
来源: 青海日报
发布时间: 2018-07-16 08:51:28
编辑: 朵海平

  青海新闻网讯  普华,他的名字,是这样引起我们注意的。

  今年六月初,由果洛藏族自治州甘德县委宣传部组织的“甘德县典型事迹巡回宣讲团”刚刚成立,正在整理典型人物故事。办公桌上摆放着很多故事手稿,其中一份这样写道:“他,担任村干部二十二载,奋发有为,令青珍面貌大变样;他,加入中国共产党三十三载,无私奉献,群众生活翻新篇;他,迄今的63载人生,勤勤恳恳,书写了无悔人生。他,就是青珍乡青珍村党支部书记普华……”

  这就是看到普华名字的第一眼,干巴巴的文字,显得非常一般。但之后,这个名字在不同场合、从很多人嘴里,多次灌入我们的耳朵。好奇,牵动着我们第一次踏入了青珍村。

  行进至海拔4200米,走进青珍村,伴着头晕、恶心、胸闷等“不良反应”,见到了人们口中的普华。大个子,皮肤黝黑,眼睛有神,穿着羽绒服,又厚又黑的双手与他那洁白的指甲盖形成了鲜明对比。与普华厚实有力的手掌握在一起,有礼貌地问候,让人感觉十分亲切。

  与普华的交谈是在一间墙上挂满荣誉、桌上铺满文件的房间里进行的。环视这间房子,全国文明村镇、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省级党建工作示范村……看着这些荣誉,再看如今的青珍村:一排排整齐划一的扶贫易地搬迁房、现代化的合作社农机机械库和饲草棚、时尚化的文化服务中心映入眼帘,家家有资产、户户有股份、人人有就业、年年有分红……这些都显得很“般配”。

  而在多年前,这个地处青海牧区偏僻的青珍村,却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高寒缺氧、自然环境恶劣,灾害性天气频发,生产生活条件十分艰苦,牧民们世世代代过着靠天养畜的生活。如何“逆袭”,在众多村民口中,我们找到了答案:普华就是我们的“主心骨”,有他在,我们这个大家庭就能不断富裕和发展。

  “群众有困难,会着急、哭泣,可是困难不会自己轻易走掉,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想办法解决困难”

  从亲眼见到普华,到与他一起走村入户,他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再苦再难,也不能辜负乡亲们的期望!”

  多年前,初任村支书的普华,越发觉得重任在肩。“组织上信任我、群众们期待我,我不干好能行吗?”意气风发的普华决定沉下身子、撸起袖子、干出样子。

  在2001年前,青珍村还没有一条像样的村级公路,村民们去一趟乡政府驻地要花2个多小时,一到雨雪天气,泥泞的道路成了村民最头疼的事情。

  记得那时一位村民得了急性阑尾炎,当天雨雪交加,天气相当恶劣,普华当即带上几个人将他送往乡卫生院,十几公里的路愣是走了整整两个小时,病人疼的不住嚎叫,一路上普华的心情异常沉重。

  这件事坚定了他修路的决心,定要为全村人修出一条民心路、致富路、平安路。在普华的多方求助和乡党委的大力支持下,在资金匮乏,技术落后的情况下,普华和全村干部群众有力的出力,有钱的出钱,肩挑、人抬、绳拉、手推……硬生生开出了一条60多公里,通向山外的康庄大道。

  此后,国家实施了高规格的村村通公路项目,那些日子,他几乎天天驻扎在工地,帮助协调解决施工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问题,一年后,青珍贡麻和科什沟里的柏油路竣工通车,彻底解决了长期困扰群众出行的老大难问题。2006年,青珍村200余户牧民群众中有180多户尚未通电,普华多次跑到电力部门陈述理由,把村民的困扰汇报给电力部门领导,带着他们在村民家中同吃同住同劳动,赢得了他们的体谅和支持。2007年电网延伸项目终于落户青珍村,全村93%的牧户用上了电。

  ……

  一件件难题被普华和村民们一起解决了,在村民们的讲述中,一步步解决问题的过程,才是他们最难忘记的,也正是这一个个细节,奠定了党员普华,得到村民信任的基础。

  “在牧区,相互帮衬的那种心贴心、零距离是难能可贵的财富,互相搀扶一把,钱没了可以再赚,人没有就啥都没了”

  解决村里大伙的事情,普华赢得了信任,而多年来与群众心贴心的交往,则显示出普华的真情流露。

  在2014年,牧民措吉的女儿才才不幸患上脑结核,她为了给女儿看病,花光了所有积蓄,变卖了所有值钱的东西,眼看着年轻美丽的生命即将走向终结,一家人几近绝望。

  得知此事,普华急忙前往才才家进行探望,看到垂垂已极而又渴求生机的那双眼神,普华那颗善良的心深深被触动。

  目睹才才的现况,普华的心情十分凝重,一股使命感涌上心头……

  他毫不犹豫从自家拿出了2万元。

  可是当时普华的家境并不富裕,面对家人的不解,他说,“钱没了咱们还可以再挣,但是我们一定要让孩子健健康康地活下去……”,经过和家里人的反复沟通,普华最终拿出2万元救助才才。

  可钱还是不够,才才有一次发生晕厥,使普华再一次感到,才才脑结核的手术治疗刻不容缓。

  情况紧急,普华又连续几天动员措吉家的亲戚朋友和村民凑了4万多元的救命钱,连夜驱车将患者送到省城进行救治。

  刚开始,一些病友还以为普华是才才的至亲,得知实情后,大伙都觉得挺讶异:“这位书记太好了,真的很难得!”

  后来,才才已经彻底摆脱了病痛的折磨,年轻的生命得以延续。

  说起普华,措吉总是泣不成声,“当时没有阿吾普华,我们真不知该怎么办,她是我们一家的救命恩人”。

  普华的爱心,温暖着措吉一家人,而这样的实例实在是太多了。2016年青珍村建档立卡贫困户柔措的丈夫因病去世,2017年柔措的长子也不幸去世,两位亲人相继离世,使这个原本就贫困的家庭再遭重击,一家人的生活顿时陷入困境,此刻又是普华,动员全村人捐款共同帮助柔措,并安排专人对其进行定期安抚,让这一家人逐渐走出绝望的泥潭,重拾对生活的信心。

  普华用实际行动传递着手足相亲、守望相助的大爱精神,普华与村民的心贴心,成为了这个大家庭最牢靠的根基。

  “我是一名基层党员,人民群众的每一件小事都是我的大事,群众利益无小事,任何情况下,都要先顾群众的利益”

  2011年冬天,青珍乡境内发生了大雪灾,青珍村是受灾最为严重的村子之一。

  普华立即组织村上的党员干部,清理道路的积雪,以确保群众的出行安全。大伙正你一锹我一铲地干着,人群中传出一个声音:“大家认真点,这个路口坑坑洼洼,不清除干净非常危险。”

  只见普华拿着铁锹,这儿敲敲,那儿挖挖,认真地清理着积雪。不一会儿功夫,就清出了一条约一米宽的小道。

  自灾情发生后,普华一直舍小家,顾大家,他全然不顾自家遭受的损失,无偿用自家的车辆帮助受灾严重的牧民运送颗粒饲料和青干草。

  大雪封山后,山沟深处的一些牧户与外界失去联系,得不到及时救助,普华就带领村干部通过人扛、肩挑、牛驮的方式将生活必须品和药品及时送到受灾群众手中。

  由于劳累过度,普华在一次救助过程中突然晕倒在雪地里,等稍微恢复过来了点,他又干了起来,大家劝他赶紧回去休息一会,他说:“我是乡亲们选出来的干部,乡亲们最困难的时候我却躺在家里,那算啥呀?我必须到他们中间去!”看着普华的背影,有的群众已经热泪盈眶。

  青珍村彭措等四社牧户家住青珍哇麻沟脑,距乡政府所在地26公里,在强降雪天气的影响下,通往这四户群众家惟一的道路被大雪给封堵,进出十分困难。

  面对刻不容缓的灾情,普华及时组织群众开展自救和自建,清理路面积雪,保证了四户牧民群众家的救灾物资及时送达,降低了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

  在救灾中,他组织村里的党员干部,分片负责,认真调查,采集信息,逐级上报,给乡党委、政府的决策提供了可靠的信息保障。

  普华给雪灾注入了爱,倾注了情,带领群众一起与雪斗,与冰斗,最终战胜了困难。普华又动员群众积极开展生产自救和灾后重建,使畜牧业生产和生活迅速恢复正常,青珍村当年畜牧业生产和牧民收入不但没有因为雪灾而下降,反而有所增加。

  “不教会乡亲们挣钱的门路,村里人还得受穷。致富奔小康的路上,青珍村不能有一户掉队”多年来走帐入户,普华对全村5个小队的每户具体情况都了如指掌,谁家缺吃、谁家缺穿,他都记在心上。普华说:“光记在心上可没有用,脱贫致富才是硬道理,不教会乡亲们挣钱的门路,村里人还得受穷。”

  清晨的迷雾还没有散去,普华就早早地来到了牧民家中,他赶在牧户出门放牧之前就完成了对牦牛佩戴耳标的工作,为牲畜界定身份,又同青珍村联点领导、驻村干部一起对所有牦牛进行拍照、耳标编号登记、饲养人员录入……

  2015年,青珍乡生态畜牧业工作正式启动,青珍村产业化牦牛养殖专业合作社也被州、县人民政府列为重点发展项目之一。

  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普华以发展生态畜牧业合作社为抓手,努力实现本村的脱贫计划。多次组织召开群众大会,向牧民详细介绍了生态畜牧业的运行机制、入股方式、管理模式、经济效益等情况。

  又逐户奔走,动员牧民群众入股,看着自己手中本子上入股牧民群众的名字越来越多,普华的干劲越发足了起来,他知道这是群众对他的信任。

  永尕是村里的贫困户,想发展牛羊养殖可缺少资金。普华了解到他家的情况后,和支部其他成员商量后决定把村里的集体羊承包给永尕在内的8户贫困家庭,通过承包羊群“输血”,让这些困难群众有了“造血”的基础。

  发展生态畜牧业是个复杂而艰巨的任务,普华却乐在其中,因为他明白,牧业增效、牧民增收,让牧民群众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是每一个基层党员干部的神圣职责。

  这几年来,在村支书普华的带领下,党支部为大家办了很多好事实事:2015年新修建了360平方米的党员活动室及2000平方米的院子,2016年新修建了147套畜用暖棚和储草棚、扶贫易地搬迁房39套、合作社66.67公顷的饲草种植,新修建合作社农机机械库和储草棚,2017年修建了价值115万元的两座蔬菜大棚、修了村级标准化公路16公里,饲草种植100公顷……短短几年,村里的面貌发生了很大改变。

  在普华的带领下,2017年底合作社120户412人按股份制分红75万元,户均受益6250元,人均收益1820元。一连串的数据记录的不仅是青珍村日新月异的发展,也折射出在普华的带领下,村党支部为全村的脱贫攻坚做出的巨大贡献。

  结束采访,回望青珍村,原来普华就是青珍村的“铁脊梁”,在青珍村这个大家庭里,家里人也都知道,他就是那根“梁”。

  采访手记:惟愿付出终无悔

  “山有脊梁不塌方,虎有脊梁敢称王,人有脊梁腰杆硬,顶天立地响当当,铁脊梁啊钢脊梁……”正如歌词中所言,普华所担当的,正是青珍村的铁脊梁角色。

  今年63岁的普华,是果洛藏族自治州甘德县青珍乡青珍村土生土长的牧民,青珍村地处高海拔地区、自然条件艰苦、灾害性天气频繁发生,生活在这片草原上的牧民世代以牧业为主,过着靠天养畜的生活。自1988年担任青珍村党支部书记以来,普华一直将自己的感情和汗水融入到广袤的青珍草原,为青珍村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

  初见普华,的确朴实无华。我们与他一起走帐入户,由于几天前刚下过雨,土路被顺坡而下的雨水冲刷得坑坑洼洼,一路上,摩托车都在“舞蹈”,遇到急坡,要推着摩托往上走。到了走访的牧民家,看到普华,受访的牧民格外热情,而普华席地而坐,大家围拢在一起,就像一家人一样话着家常。

  抓班子,带队伍,兴产业,搞建设,心里装着村里的每一项产业发展,每一户群众的脱贫致富,普华经常走访牧户,对全村5个小队的每户具体情况都了如指掌,谁家缺吃,谁家缺穿,都记在心上。

  他曾为遭遇火灾、发生交通事故和急需医治的牧民带头捐款,并组织全村群众帮助他们共渡难关,他总是把大家的事当做自己的事,想一切办法解决,成为了群众最亲的贴心人。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在他的眼里认真做好村里党员发展和党员教育培训工作是十分重要的,在他的努力下,广大党员干部组织纪律观念和工作作风有了明显改观,廉洁自律意识明显增强,使一个贫困山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赢得广大党员和群众的信赖与拥护。普华深深懂得,作为基层党员干部,就是要做百姓的“主心骨”“贴心人”,牧民群众遇到困难也总是第一个想到普华。

  在青珍村牧民群众的眼里,普华书记能在几年时间里让青珍村通路、通电,这是多少年牧民群众想都不敢想的事。

  普华担任村干部经历二十二载春夏秋冬,二十二年沧海桑田,青珍村的草原变得更美了、村里的房子变得更靓了、百姓的日子变得更富足了,村里一切都在悄然发生着改变,唯一不变的,就是他的执着——惟愿人生终无悔!

相关新闻↓
    [ 返回首页 ] [ 打印 ] [ 进入青新论坛 ] [ 关闭窗口 ]
   
 
文明青海 更多>>
·第四届“放歌中国梦欢乐城镇行”巡回演...
·湟源县大山根村有了爱心书屋
·“梁溪—循化东西部扶贫协作”民建无锡...
·和美家风谱写四世“乐”章
·爱心义诊助150名患者“挺直脊梁”
青海好人 更多>>
  没人接送,他就送孩子回家;无人辅导,他就送教上门;家庭困难,他就自费为孩子们买文具;课堂枯燥,他...[ 详细 ]
·他用真情守护万家灯火
·白淑梅:帮助别人是一种快乐
·党员赵英:用心做好每件事
文明创建 更多>>
·用心呵护文明道德之花
·乌兰推进精神文明建设提质上档
·【脱贫攻坚进行时】乐都民政“兜底”助...
·用心贴近群众 用情温暖民心——记全省脱...
·省文明委全体会议召开 王建军对精神文明...
未成年人建设 更多>>
·2018年青海省青少年户外夏令营开营
·“情暖童心——欢乐校园行”活动圆满举办
·循化优化服务关爱留守儿童
·2018年未成年人保护巡回宣讲活动启动
·我省2018年未成年人保护巡回宣讲活动正...
文明风采 更多>>
趣味运动会助残...
沈阳军区总院到...
西宁市第八中学...
西宁市晓泉小学...
友情链接→
中国文明网
中央外宣办
中国未成年人网
青海新闻网
人民网青海频道
青海科协网
青海人才网
青海经济信息网
主办:青海省委宣传部 青海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技术支持:青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