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档
欢迎您进入青海文明网 今天是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首 页 | 文明青海 | 文明创建 | 青海好人 | 未成年人 | 志愿服务 | 我们的节日 | 新书架 | 礼仪学校 | 通知公告 | 资料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青海新闻网 青海文明网文明风采 →正文
凝聚志愿服务活力 夯实文明实践基础——青海省西宁市城西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纪实
来源: 精神文明报
发布时间: 2020-06-10 14:53:36
编辑: 孔令磊

    温馨的爱老幸福食堂、贴心的志愿服务活动、便捷的15分钟生活圈……近年来,青海省西宁市城西区以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为使命担当,整合各类资源,凝聚工作合力,健全完善各种实践平台,加快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把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延伸到服务群众的各个方面,从室内阵地延伸到居民小区、人民公园等群众聚集的地方,并逐步取得实效。

    西宁市城西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将志愿服务作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与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的重要途径、具体抓手和生动实践,以“学雷锋、三关爱”为主题,推动学雷锋活动及志愿服务常态化、项目化、专业化、品牌化,鼓励全民参与。全区目前注册登记志愿者4万余人,“三项计划”志愿者42人,志愿服务组织24家,志愿者服务站41个,青年农民工志愿者服务队25支,快递小哥志愿服务队6支,城西区商圈志愿服务站点5个及特色志愿者服务队20支,实现了志愿者、服务内容、服务对象的有效对接,扩大了志愿服务在基层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以党建引领志愿服务跨越式发展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城西区五四大街44号六场家属院内,总能看到几名佩戴党徽、戴着防护口罩的工作人员在小区里忙碌。他们有的对小区内的垃圾桶、卫生死角等公共区域进行消杀,有的在显著位置张贴宣传海报,有的为进入小区的人员测量体温、登记信息。他们胸前的党徽,在冬日阳光的映照下熠熠生辉。

  自从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以后,城西区121个小区党支部各显身手,团结带领小区党员志愿者同居民一道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用一件件实事淬炼初心使命,让居民在抗击疫情中有了贴心人和主心骨。

  这是城西区以党建引领志愿服务跨越式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城西区以党建引领全区志愿服务为抓手,强化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党建+志愿服务”的形式带动志愿服务,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一以贯之,积极探索党建引领下的志愿服务新模式,不断提升志愿服务的专业化、精准化水平。

  以党建引领志愿服务,着眼于居民所需所盼所愿,组织广大党员积极投身面向基层、贴近民生、服务百姓的实践中,做到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党员的奉献,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党员的行动,为社会传递正能量。

  古城台街道党工委组织社区党委、小区党支部成立党员志愿服务队,在积极整合爱心帮扶、文明劝导、低碳环保等志愿服务队资源的基础上,组织开展环保类、文化类、助老扶残类、创业指导类志愿服务,进一步延伸了党建引领志愿服务融入小区治理工作的触角。

  通海路街道党工委始终把党的群众路线作为提升各级党组织水平的根本遵循,以解决居民需求为出发点,引导辖区各级党组织及广大党员干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扎实开展“红周五、先锋行”党员志愿服务活动,深受居民好评。

  积极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

  城西区大力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志愿服务品牌遍地开花。优秀志愿服务组织和志愿服务行业带头人不断涌现,志愿服务阵地和队伍建设持续加强,志愿服务内容日益丰富,推动着志愿服务活动常态化发展。

  紧紧围绕中央、省、市关于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的意见要求,城西区先后出台了《城西区志愿者管理制度(试行)》《城西区建立健全社区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的实施意见》《城西区社区志愿服务实施方案》《城西区关于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的通知》等文件,不断巩固志愿服务工作基础,为持续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提供有力的政策保障;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员示范岗”、青年志愿服务岗创建活动,开展“党(团)员到社区报到”志愿服务活动,全区1200多名在职党员、团员主动到社区报到,参与各种志愿服务活动。个人认领服务项目96个,组团认领服务项目47个,结对帮扶1791户,帮扶资金70余万元;在职党员、团员认领“微心愿”379个,圆梦352个,圆梦资金3.5万元;围绕加强基层党(团)组织建设、扶贫攻坚、建设美丽乡村等任务,区机关事业单位共对接困难户1286户,驻区单位、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共对接困难户444户。在城乡党(团)支部“双帮”工作中,全区12个农村党组织和81户困难农户已全部完成结对认亲。在整合52个区属部门单位资源的基础上,积极借助外力,动员82家省级、47家市级区域化党(团)建成员单位和30家“两新”组织参与结对帮困工作,形成了省、市、区、镇(街道)、村(社区)区域“五级联动”结对帮困志愿服务工作新格局。

   用贴心专业的志愿服务温暖民心

  “一个社区、一个食堂、一群老人、一片笑声,这就是老人们的幸福感……”城西区为打通老人就餐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先后投入533万元建成19个爱老幸福食堂,配有9个中央厨房、41个助餐点,社区工作人员及志愿者按时为老年人分餐,切实解决了老人“做饭难、吃饭难、吃饭愁”的问题,构建了15分钟助餐送餐配餐服务圈,增强了广大老人晚年生活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城西区站在支持和发展志愿服务组织的战略高度上,积极组建与百姓需求相适应的志愿服务组织。打造专业化队伍,充分发挥地区行业职能部门、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人才优势,在科普、文艺、心理学等领域,组建由高校师生、行业技术骨干、资深社会组织负责人等组成的专业化志愿服务队伍,满足了全区群众的各类专业化需求。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区级志愿服务实践基地、区级志愿服务指导中心、社区学雷锋志愿服务站等阵地,围绕应急救护、文化健身、法律法规等内容,每年开展各类专业培训4场,培养了一批拥有一技之长的专业志愿者。教育部门将志愿服务列入重点校本课程,聘请优秀志愿者担任校外辅导员,定期组织“小手拉大手”志愿服务活动。区卫计局依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立了社区卫生志愿服务点和60支家庭责任医师志愿服务队,“蓝天志愿者”等志愿服务队定期开展免费咨询义诊活动,不仅弥补了基层医疗技术的薄弱环节,而且有效缓解了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先后开展“检察官志愿者说法在基层”“医疗义诊进社区”“小手拉大手 、文明创城齐步走”等专业志愿服务活动500余次。

  立足新时代推进志愿服务新发展

  城西区划分9个生活圈打造“15分钟幸福生活圈”品牌,计划从2019年至2021年,三年按照“2+5+2”的数量建设完成15分钟幸福生活圈,实施行政服务、教育、医疗卫生、养老等8大类便民设施,其中包含街道办事处、社区服务中心、派出所、幼儿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日间照料中心等24项要素。

  2019年对胜利路和古城台街道办事处、兴海路和西关大街街道办事处这2个基础设施较为完善的生活圈进行“微补充”后,优先建成2个示范型生活圈。2020年,预计完成5个示范型生活圈建设,初步构建出15分钟步行可达的社区生活示范圈架构。

  城西区将品牌化引领作为扩大志愿服务影响、丰富志愿服务文化内涵的重要手段,通过打造一批有城市温度和人文情怀的服务品牌,使志愿服务“磁场”效应逐步显现。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组建以青年文明号、美德少年、道德模范、最美人物为旗帜的志愿服务队伍。以城管局为主力组建的“爱心车队”,坚持开展“爱心送考”“生命绿色通道”等志愿服务活动。扶持群众自发组织的公益活动,吸引广大市民主动参与,实现了从“被志愿”到“我自愿”的转变。先后开展了“保护母亲河”“青春文明对对碰”“青春酷走”等品牌活动,市民参与志愿服务的热情被迅速点燃。同时,城西区注重“线上+线下”双平台建设,先后打造了8处志愿服务实践基地,41个社区志愿服务站,依托新媒体平台开通了微信、微博、QQ群、“青年之声”网页等线上平台,重点开展志愿者招募、注册以及志愿服务活动宣传、发布等,形成志愿服务辐射效应。

  用志愿服务助推新时代文明实践

  城西区不断丰富志愿服务“微”载体,以“打造特色”为落脚点,涌现出了“微心愿”“雷锋志愿者服务站”等一大批优秀志愿服务队伍,广泛开展了“邻里守望”“乡村振兴”“文明劝导”等一大批惠民生、接地气的志愿服务项目,形成了多层次、多元化、开放式且具有城西特色的志愿服务项目,促进了志愿服务个性化、品牌化的建设。

  坚持围绕基本民生问题,深入谋划和实施了一批志愿服务项目。出台了《城西区志愿服务项目管理办法》,规定了项目的征集发布、资金使用、绩效评估等内容。建立了由人大代表、媒体记者、专家学者组成的第三方评估团队,参与项目实施的全过程,有效增强了志愿服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全区围绕文明出行、环保护绿、网络文明、敬老助残、关爱帮教等领域,重点开展各类普惠型志愿服务项目。在镇、街道、社区三级持续开展“邻里守望”社区志愿行动;着力发挥群团组织合力,开展了“阳光助残”“巾帼志愿”“爱心妈妈”“农民工子女关爱行动” “红领巾志愿行”“青春护航”“青春微志愿”等重点项目,其中,城西区“共青团七彩夏令营、七彩课堂”等团属项目,先后荣获第三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银奖、全国青年社会组织“伙伴计划”优秀项目等9项表彰;注重深挖文化、卫生、环保、教育、公检法等特色行业资源优势,培育了一批集文艺、普法、禁毒、环保、支教等于一体的专业志愿服务项目和团队。设立志愿服务专项资金,通过以奖代补的方式资助项目顺利开展。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为农民工子女、留守儿童、三无独居老人、残疾人提供日间照料、亲情慰藉等志愿服务。组织法律、科技、心理等领域的专业志愿者成立项目后援团,跟进解决项目进展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保障项目顺利实施。

  当前,城西区志愿服务在政府引导、社会参与下蓬勃发展,志愿服务已不仅是新时代城西人的一种精神追求,更是崇尚的一种生活方式。在城西区,温暖无处不在!(西宁市城西区委宣传部供稿)

相关新闻↓
    [ 返回首页 ] [ 打印 ] [ 进入青新论坛 ] [ 关闭窗口 ]
   
 
文明青海 更多>>
·青海省格尔木市:积极构建新时代文明实...
·青海黄南:强基固本兴德治 增量保质筑文明
·西宁大通:宝库乡哈家咀村小积分唤起脱...
·【我们青海人·榜样】西宁王晓军:用心来...
·【我们青海人·榜样】玉树曲麻莱 银花:...
青海好人 更多>>
  杨毛吉,女,1974年5月出生,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县第二完全中学藏族教师。她扎根高原执教20多年,用一言一...[ 详细 ]
·敲黑板!六一儿童节 “中国好人”杨毛吉...
·【奋斗新时代 建设新青海】坚守,只为家...
·唐谷草原上有位热心接骨匠
文明创建 更多>>
·西宁市:“五项措施”巩固提升未成工作...
·2021年将播出近百部庆祝建党100周年主题...
·西宁市举办“垃圾分类我先行 齐心携手创...
·中央文明办负责同志答记者问:推动新时...
·听习总书记说精神文明建设【第12期】
未成年人建设 更多>>
·乡村学校少年宫特色活动展播
·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未成年人心理辅导系...
·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未成年人心理辅导系...
·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未成年人心理辅导系...
·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未成年人心理辅导系...
文明风采 更多>>
【新时代 新作为...
让“大、美、净...
唱响青海湖“大...
西宁市城中区百...
友情链接→
中国文明网
中央外宣办
中国未成年人网
青海新闻网
人民网青海频道
青海科协网
青海人才网
青海经济信息网
主办:青海省委宣传部 青海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技术支持:青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