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报道 | 通知公告 | 先进典型 | 文明创建 | 文明实践 | 文明风尚 | 未成年人 | 公益广告
站内检索
现在的位置: 青海文明网新闻报道 文明青海
赓续红色血脉 铸就文明之城
——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县以人民为中心建设现代美丽幸福新家园纪实
来源: 精神文明报
发布时间: 2021-09-22 11:52:35
编辑: 孔令磊

美丽乡村

  作者:旦正措

  “道路越来越宽敞、停车位越来越规范、环境卫生越来越好……县城变美变干净了,文明新风尚越来越好,最受惠的还是我们老百姓呀!”近年来,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县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取得可喜成效,生活在和谐宜人的环境里,市民们情不自禁地发出感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是西宁市委、市政府交给大通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也是大通县委、县政府向全县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今年3月份被确定为全国县级文明城市提名县以来,大通县各级党政组织紧紧围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这一目标,坚持“创城惠民、创城为民、创城利民”理念,真正让人民群众支持创建、参与创建、共同创建,为高质量建设现代美丽幸福绿色新大通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大通县先后获得国家卫生县城、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双拥模范县等荣誉称号。

土关村环境优美

  夯实基础  营造浓厚氛围

  随处可见的公益广告传播着文明理念,道路两侧的文化长廊和花坛洋溢着文明新风,斑马线前车辆自觉停下礼让行人,身穿红马甲的志愿者开展文明交通劝导活动……眼前的一切,无不让人感受到大通县浓厚的创建氛围。

  6月1日,大通县召开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推进会,要求各级各部门强化责任担当,凝聚思想共识,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聚焦一个目标、实施三年行动、推进八大提升行动”,制定了《大通县2021年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任务分工》《大通县县级领导及县直单位联点包片推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责任制》等实施方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城市为重点、以共建为基础、以市民为主体,努力取得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新突破。

  改造后的农贸市场令人眼前一亮:摊位整齐有序,商户亮照经营,文明宣传标语醒目可见……农贸市场改造只是大通县大力推进基础设施提升工程的一个缩影,为提升基础设施的服务功能,大通县全方位开展绿化、美化、亮化等惠民工程,实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计划,开展农村社区供水、供热、燃气设施改造工程,稳步推进垃圾分类,大力开展城乡环境卫生综合、占道经营、乱堆乱放等专项整治工作,健全县乡(镇)村三级河湖长体系,完善河湖长工作制度,开展全县范围“绿水青山”志愿者服务活动和全县河、沟、渠环境综合整治工作。

青林乡党史学习教育“田间课堂”

  利民惠民  擦亮幸福底色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大通县不断创新学习载体、拓宽宣讲渠道、延伸服务触角,推动党史理论宣讲“飞入寻常百姓家”。

  大通县组织召开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县委宣讲团动员会暨集体备课会,及时组建宣讲团,构建形成“四讲联动”讲党课格局,创新采用“田间课堂”“楼院讲堂”“指尖课堂”等方式,在全县开展“十进”主题宣讲730余场次,利用“大通融媒”开设党史学习教育专栏,推出系列节目和宣讲视频,有效扩大学习教育的影响力、覆盖面。

  家住桥头镇矿山社区的李合是残疾人,家中共有5口人,妻子患有尿毒症,一家人被生活的重担压得喘不过气。“我们社区为他们申请了临时救助,并办理了低保,还解决了李合妻子户口的问题,积极落实各项救助。像这样的残疾家庭还有很多,解决他们的困难是我们社区工作的重点”,矿山社区党支部书记李云香表示。将党史学习教育“映”入人心,大通县聚焦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用心用情解决好社区群众一桩桩“小事”、一件件“难事”,截至目前,为民办实事2600余件,征集群众微心愿1079个,解决群众实际困难1900余件,累计投入资金7600余万元。

文化志愿服务队展示民俗文化

志愿服务义诊活动

  文明实践  融入生活点滴

  仲秋时节的城关镇别具魅力,道路宽阔、房屋整齐、环境优美,处处欢歌笑语,孩童嬉戏玩闹,邻里和谐相处……大通县将党史学习教育与新时代文明实践深度融合,焕发出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如今,一颗颗新时代文明实践的“种子”,植根在大通这片土地上,以各种形式融入到市民的生活点滴中,在市民心中悄悄发芽、生长、开花、结果。

  “听着宣讲,喝一口大碗茶,觉得心里头热乎乎的。”在桥头镇八一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里,志愿者与群众围坐在一起,为大家宣讲党史、乡村振兴举措、道德模范先进事迹、五星级文明户等内容。“我们希望通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提升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道德模范志愿者服务队负责人王智忠说。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围绕理论宣讲、生活便利、法律咨询等特色服务,把服务送到老百姓家门口,老百姓在享受志愿服务的同时,纷纷竖起了大拇指。“这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非常好,干农活累了进来休息休息,既能喝茶又能给手机充电,非常方便。”村民刘大爷说。

  2018年,大通县被列入全国500个、全省10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试点建设县,截至目前,全县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个、实践所20个、实践站311个,志愿服务队伍343支,新设服务项目13个,累计注册志愿者39450人。围绕乡村振兴、绿色发展、关爱行动等重点工作,开展系列活动,累计参与人数1500余人次,累计服务时长309小时。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发动写作、曲艺、美术等文艺志愿者,创作文艺作品,讲好大通故事,褒扬各类先进典型;开通“文明大通”公众号、抖音号、视频号,让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插上网络的“翅膀”;组建大通县新时代文明实践道德模范志愿服务支队,用道德模范的力量助推文明新风,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努力营造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的良好社会风尚,将“文明”源源不断地注入城市发展的血脉。

桥头第二小学开展红色经典悦读研学活动

志愿服务宣传普法知识

  文明创建  播下红色种子

  大通县深耕青少年党史学习教育,传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课堂教育作用,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红色教育活动,在中小学生中广泛撒播红色种子,厚植爱党爱国情怀,让百年党史照亮青少年的前行路。

  为了广泛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大通县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坚持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有机结合,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等现实题材打造“思政精品课”。组织全县各学校广泛开展“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新时代好少年”“学雷锋志愿服务”“红色经典电影配音”“我劝父母戒烟”“卫生整治清理”等实践活动,深入挖掘传统文化内涵,开展“收集节日诗词文章”“汉服走秀”等活动,体验传统习俗,感受家国情怀。同时,各级各部门把关心下一代工作列入重要议程,将青少年四史教育融入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中。县教育局组织各个学校开展文明城市创建视频大赛、文明劝导员、卫生打扫、小手拉大手等实践活动。县检察院联合普法宣传队伍,赴各中小学开展普法进校园活动,让青少年在法律的保护下健康成长。

  和风细雨润物无声,文明花开倾城绽放。大通县坚持把文明城市创建和“为群众办实事”紧密结合起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全过程促进城市文明、全方位提升城市品质、全方面增进市民福祉。文明是浸入城市骨髓的因子,每一名市民都向往和追求讲文明、守道德的生活,全县广大干部群众上下同心、乘势而进,以冲锋的劲头、扎实的作风、“绣花”的功夫,为高质量建设现代美丽幸福绿色新大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相关新闻↓
    [ 返回首页 ] [ 打印 ] [ 关闭窗口 ]  
   
主办:中共青海省委宣传部 青海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地址:青海省西宁市城中区七一路346号
技术支持:青海新闻网
青ICP备19000163号-7
扫 码 关 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