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报道 | 通知公告 | 先进典型 | 文明创建 | 文明实践 | 文明风尚 | 未成年人 | 公益广告
站内检索
现在的位置: 青海文明网
在黄河边种树的人——记2021年度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最美志愿者马进才
来源: 精神文明报
发布时间: 2022-05-17 11:42:17
编辑: 孔令磊

  2021年10月至2022年3月,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等部门和单位共同组织开展了2021年度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宣传推选活动,宣传推选出了100个最美志愿者、100个最佳志愿服务组织、100个最佳志愿服务项目和100个最美志愿服务社区。5月11日,“四个100”先进典型名单公布。

  即日起,本报推出“践行志愿精神 牢记服务使命”专栏,宣传展示最美志愿者的感人事迹、最佳志愿服务组织的时代风采、最佳志愿服务项目的积极成效、最美志愿服务社区的良好形象。通过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推动向上向善、诚信互助的社会风尚更加浓厚。敬请关注。

  (作者:袁矛)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位于青海省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中川乡的禹王峡是黄河流经青海省的最后一道峡谷,这里有黄河水的吟唱,有大禹治水的传说和遗迹,还有满眼生机盎然的绿意。

  走进禹王峡,总能看到一位老人的身影。这位老人叫马进才,是一名73岁的老党员,他用一生干了两件事,上山种树和讲述大禹治水的传说。

  5月11日,马进才入选2021年度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最美志愿者。

  勇者 他种下第一棵树

  出生于中川乡峡口村坝子社的马进才,说自己生在黄河岸边,长在禹王峡里。禹王峡是马进才小时候常去放牧的地方,在他的记忆里,禹王峡的山坡总是干旱的,只有丛生的蒿草或者零星的灌木。“山下是黄河,但黄河水离山坡有一定距离,水源上不去,很少有植被活下来。因为干旱,村民们给山坡起了个名字叫坝子旱台。”马进才回忆说。

  1990年,马进才被村民选为了村党支部书记。那时候,还没有禹王峡景区,但时常会有人因为大禹治水的千古传奇慕名前来。从小听爷爷讲述禹王峡传说的马进才就志愿当起了向导,带游客游览禹王峡。做向导没多久,细心的马进才就注意到,由于禹王峡都是光秃秃的山体没有一处可以纳凉的地方,每当烈日当空,游客总是被晒得汗流浃背。于是马进才决定,要在禹王峡两岸山坡种上树,让大家可以在树下乘凉。抱着这样一个质朴的想法,1994年的春天,马进才从自家院子里挖了一棵小山杏苗,他带着树苗、扛起铁锹,爬上禹王峡南岸山坡,种下了第一棵树。

  那时候没有人看好这件事,村里人都认为:禹王峡山坡荒了很多年,太干旱了,种树活不了。但马进才没有放弃,他看着谷底流淌的黄河和脚下这片荒芜的山坡,决心要把树种活。他挑着水桶徒步走下陡峭的山坡,到山脚下的黄河边打水。“走的是羊走过压出来的路,难走得很,摔倒、水桶滚下山是常有的事。”马进才回忆往昔的艰难,摆摆手说,“摔破皮的次数多了,也就觉得没啥大不了。”每一桶水的背后有多少不易,只有马进才心里知道。

  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在马进才的悉心照料下,奇迹发生了,小山杏苗成活了。“这可是一桶水一桶水浇大的哩。”回想起当年确认树苗成活时的心情,马进才依然激动不已。

  如今,那棵带给马进才信心和决心的小山杏苗已经长成枝繁叶茂的大树,成为禹王峡著名的祈愿树。

  “愚公” 他守护着这片绿

  1995年,为了能一心一意在禹王峡种树,马进才向村里申请辞去了村支书的职务。村民们得知后纷纷上门劝说,去禹王峡种树,图个啥?家人也劝他,但马进才想在这片土地上创造更多奇迹,他不假思索地回答:“这是生我养我的地方,我就想看看这山能不能绿起来。”

  为了实现让山绿起来的目标,马进才年复一年挖坑种树,浇水保活。随着种的树越来越多,为了保证每棵树的水源,马进才挑水的次数也不断增加。马进才说,每天来回挑4趟水是最基本的。有时为了避日头,早上五点就得起来去浇水。走的次数多了,马进才挑水路上的“副业”也渐渐多了起来,看到路边有垃圾,他会顺手捡走,河里的杂物他会打捞起来。

  关于树的故事,马进才都记在心里。村民大多都养羊,到了冬天,羊吃的食物少,就跑到山上啃树皮。为了保护树,马进才就收集旧衣服,扯成布条包在小树的树干上,等到了春天又取下来,留着来年用。当然,也遇到过淘气的小孩跑来扒树皮,在树干上刻字。每每这时,马进才总会焦急地上前制止,并耐心地告诉他们,树和人一样是有生命的,在它身上刻字它也会痛。村里人都说,马进才是把这些树当成了自己的孩子来呵护。

  几把铁锹,一根扁担,四个塑料水桶,挖树坑,栽树苗,一年、两年,一棵、两棵……凭着愚公移山般的精神,马进才坚持义务种树二十多年。他种下的一棵又一棵树,早已连成一片片树林,让曾经荒芜的禹王峡山坡变得绿意盎然,勃勃生机蔓延到了悬崖、峭壁、陡坎。“我看见树苗发芽,看着游客在我种的树下纳凉,心里就高兴。”马进才的快乐很简单。

  2013年,民和县三川黄河水利风景区动工建设,禹王峡迎来了更多的建设者。不久后,工人陆续在荒坡上种下了上百亩的国槐、丁香等树木花草。第二年,景区实施了提灌工程,解决了绿化灌溉用水难的问题。同年,马进才有了一个新工作——景区管护员。为了管护好山上的一草一木,马进才每天早出晚归,浇水、巡护、捡拾垃圾、宣传防火知识……遇到感兴趣的游客,就义务讲解禹王峡的传说。

  “种在深山处的树还没有绿起来,能看到满山的树绿起来是我的第一个愿望,第二个愿望是希望更多的游客来到禹王峡。”马进才看着眼前的禹王峡说。

  党员 他坚持为人民服务

  在禹王峡景区的门口,立有一块石碑。上面写道:“大禹治水着到三川,脚印哈留给了人间。黄河的故事传民间,大禹是治水的好汉。”这段文字是马进才写下的。打从记事起,马进才就听当过水手的爷爷讲述大禹治水的传说。大禹治水的祭祀台、大禹治水时曾休憩的座椅……在爷爷的讲述下,禹王峡的每一块石头都仿佛被赋予了生命。

  随着禹王峡景区建设日臻完善,景区知名度越来越高,来参观的人也越来越多。马进才便开始整理传说故事、练习普通话,以非遗项目“禹王的传说”省级传承人的新身份,迎接着四方来客。禹王峡里各个景点有哪些故事,全都刻在他的脑子里,面对游客的发问,他总能滔滔不绝、娓娓道来。“我的儿子也接过了接力棒,在他工作闲暇之余,也会来禹王峡景区做义务向导。”马进才开心地说。

  除了担任禹王峡景区的义务向导,作为老党员的马进才还是峡口村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指导人员。考虑到老人的身体健康状况,村里并没有对他的值班时间作规定,但每当轮到马进才值守疫情防控点时,他总会和年轻人一起坚守到最后。“我可是有5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了,不要小看我。”马进才骄傲地说。

  如今,虽然禹王峡景区已经有了专门种树的工人,但马进才依然坚持种树,他说这已经成为他生活的一部分。今年,为了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马进才淳朴而真挚地说:“我今年准备种下更多的树,我想为党送上祝福。”

  马进才说,哪怕到了80岁,哪怕拄着拐杖,只要他还能走,还能说,他就会继续做一名义务讲解员,继续守护禹王峡的绿。

相关新闻↓
    [ 返回首页 ] [ 打印 ] [ 关闭窗口 ]  
   
主办:中共青海省委宣传部 青海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地址:青海省西宁市城中区七一路346号
技术支持:青海新闻网
青ICP备19000163号-7
扫 码 关 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