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报道 | 通知公告 | 先进典型 | 文明创建 | 文明实践 | 文明风尚 | 未成年人 | 公益广告
站内检索
现在的位置: 青海文明网文明创建 文明村镇
【故事传真】乡村振兴迸发新活力 幸福生活越过越敞亮
来源: 青海日报
发布时间: 2023-03-10 15:16:47
编辑: 孔令磊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春回大地,春风沉醉。3月8日一大早,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五十镇党委副书记、班彦村驻村干部李玮向着班彦村的盘绣园走去。今天是“三八”妇女节,她要去和绣园里的绣娘们一起过节。

  从班彦村村委会出发,沿着102省道向东两公里左右,就到了坐落在村广场旁的盘绣园。从盘绣园门口望去,村子里一排排崭新房屋错落有致,一条条干净整洁的硬化道路纵横贯通,广场上不时传来老人和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一幅清新美丽、安居乐业、幸福美好的画卷尽收眼底。

  清晨温暖的阳光洒满了绣园,在木制长廊下,十几名绣娘正边晒太阳边绣花。“祝大家节日快乐!咱们边绣边聊聊天,最近大家在工作和生活上遇到了啥困难和问题,都可以提出来,我们想办法解决。”李玮和绣娘们席地而坐聊了起来。

  盘绣园的负责人张卓麻什姐率先发言:“没有啥大问题,这几天又来了几笔订单,大家都在抓紧时间赶制。夏天一到,村里来的人多了,我们想多绣一些小件手工艺品,到时候摆放在展厅,卖出去提高大家的收入。”

  其实,早在六七年前,这些绣娘们从来没有想过以前家用的刺绣产品能够卖钱养家,这一切都要从村里实施搬迁后大力发展产业说起。

  班彦村在搬迁前,全村有8个社369户1396人,其中五六社的129户484人住在沙沟山上,道路崎岖、交通闭塞,村民们过着十年九旱、靠天吃饭的穷日子。2016年,班彦村启动易地搬迁工程。

  2016年8月23日,在青海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专程来到正在建设中的班彦村,入户察看房型布局,询问施工进展,同村民亲切交谈。

  “新村建设要同发展生产和促进就业结合起来,同完善基本公共服务结合起来,同保护民族、区域、文化特色及风貌结合起来。”习近平总书记语重心长的话语言犹在耳。

  在感恩中奋进,在实干中前行。面对村集体经济收入薄弱、发展意识落后的现状,班彦村以五十镇党委政府牵头、村党支部当表率,带领群众探索创新,发展了光伏发电、特色养殖、酩馏酒酿造、土族盘绣制作、农家乐等“八个特色产业”。

  “我们建成了总面积290平方米的盘绣园,并在互助金盘绣公司的帮扶带动下,截至目前培训绣娘370余人次,吸纳产业户145户;已累计接收各类订单54000余件,收入213.5万元,产业户户均增收1.5万元。”李玮介绍说。

  乘着乡村振兴的东风,如今班彦村积极打造红色旅游线路,探索走上了网络直播带货等致富新路。

  李玮介绍,班彦村通过深挖红色精神内涵,积极打造了“红色+感恩+幸福”精品游览路线,将其作为党建、团建现场培训和观摩学习的常态化教育基地。“从正月初七(1月28日)到今天,我们已累计接待了20多拨党政参观团队,参观人数达到2000多人次。”李玮说。

  班彦品牌响了、红色旅游线路火了、网络直播带货热了、增收门路多了,村民的干劲也越来越足了。随着这些乡村振兴项目持续发展壮大,村民们过上了更加“敞亮”的好日子。2022年,班彦村村集体经济收入累计达到186.9万元,人均纯收入达13100元,比2015年底的2600元翻了5倍。

  班彦村农家乐带头人叶拉木花深有体会:“搭上乡村振兴的快车,给我们这些农家乐带来了很大便利。现在我们既可以在家门口挣钱,还可以照顾老人孩子,日子越过越红火!”

  2021年8月23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农业农村节目中心首个乡村振兴观察点落地班彦村,李玮成为了一名乡村振兴观察员。从观察员角度出发,李玮由衷感叹:“到班彦村三年,我看到的不只是老百姓口袋富起来了,他们的精气神也富起来了,相信我们的乡村振兴路会越走越宽。”

相关新闻↓
    [ 返回首页 ] [ 打印 ] [ 关闭窗口 ]  
   
主办:中共青海省委宣传部 青海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地址:青海省西宁市城中区七一路346号
技术支持:青海新闻网
青ICP备19000163号-7
扫 码 关 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