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报道 | 通知公告 | 先进典型 | 文明创建 | 文明实践 | 文明风尚 | 未成年人 | 公益广告
站内检索
现在的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青海文明网新闻报道 文明青海
青海首次荒漠猫颈圈追踪研究有新进展
荒漠猫个体平均家域面积约3.3平方千米
来源:青海日报
发布时间:2023-11-20 11:24:22
编辑:谢青玉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11月15日,从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省管理局(简称管理局)传来消息,该局利用颈圈数据,首次对野生荒漠猫个体的家域面积进行科学估算,结果显示,荒漠猫个体平均家域面积约3.3平方千米。

  2021年10月至2023年10月,管理局在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首次开展荒漠猫卫星追踪研究。使用卫星定位追踪颈圈,累计追踪10只荒漠猫个体(雌性7只,雄性3只),共计6111个有效工作日,获取近27万个有效记录点位。此次荒漠猫卫星追踪颈圈佩戴项目是目前在全球范围内首次开展的荒漠猫颈圈追踪研究。

  荒漠猫是中国特有的猫科动物,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根据卫星追踪颈圈数据,荒漠猫家域面积的大小具有季节性,夏季的家域面积更大,而冬季明显较小。同时,雌性家域大于雄性,且雌性在夏季家域范围显著增大。在交配季,雄性荒漠猫日活动范围大于雌性;而在育幼季,雌性荒漠猫的活动范围大于雄性。同时,荒漠猫可以作为祁连山国家公园浅山带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旗舰物种和指示物种。现阶段研究表明,荒漠猫数量稀少,分布密度较低,其生理生态、繁殖、食性等生态学研究十分匮乏。

  记者了解到,对颈圈追踪数据的分析结果显示,荒漠猫在祁连山麓的浅山、平原地区可以充分利用原生灌丛、浅山草地、人造林和农田等多种类型的栖息地。荒漠猫的栖息地利用存在一定的季节和性别差异:在冬季,对人造林和灌丛的利用率增加,在夏季对农田的利用率增加;雄性对人造林和农田有更高的利用率,雌性利用的土地覆盖类型更多样。

相关新闻↓
    [ 返回首页 ] [ 打印 ] [ 关闭窗口 ]  
   
主办:中共青海省委宣传部 青海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地址:青海省西宁市城中区七一路346号
技术支持:青海新闻网
青ICP备19000163号-7
扫 码 关 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