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龙了解牧户罗布藏牲畜养殖情况。陈小明供图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李书记,多亏了你们日夜值守,即使下这么大雨我们也能安心住在家里。”
“阿克(叔叔),目前,咱们这的汛情依然严峻,您和家人一定要做好防范,减少不必要的活动,出行时切记保证自身的安全。”8月7日,李小龙来到脱贫户罗布藏家叮嘱他要注意安全。
从罗布藏家里出来,李小龙看了看天,厚厚的乌云压得很低,雨可能还要下。李小龙搓了搓手,匆匆赶往下一家……
2023年7月,刚在中国人民银行海北藏族自治州分行参加工作没几年的李小龙,就被组织选派到祁连县央隆乡夏尔格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角色转变如此之快,让他没有想到。简单作了工作交接,就立即投入到陌生而又充满挑战的驻村工作当中。
作为一名年轻驻村第一书记,一上手就被安排到一个离县城200公里、困难较多、情况复杂的夏尔格村,有因不会地方方言导致沟通不畅影响工作进度的“无奈”,也有同时对接多个部门缺乏处置经验的“急事”、遇见不配合工作群众的“囧事”,驻村工作对他来讲既是考验又是锻炼。
刚到村不久,李小龙就遇到了牧民因环境卫生发生纠纷的事情。据了解,马某家门口的垃圾过多影响到了海某家门口的卫生,看到这种情况,未解决处理过这种事情的李小龙二话不说,立马和村“两委”拿起扫帚,不到半个小时就把两家门口卫生全部打扫干净,并耐心地对双方说:“您看,我才花了半小时就把这个问题解决了,根本没必要争吵。什么困难都比不上你们30年的邻里情啊。”说完大家都笑了。
邻里纠纷是村里矛盾纠纷最常见的一种,但如何能够快速有效化解纠纷非常考验驻村干部的智慧和本领,只有通过深入走访群众,在实践中反复积累群众工作经验,才能提高处理复杂局面能力,练就过硬本领。
全面了解村情、户情是开展驻村工作的基础,夏尔格村3社的才巴今年68岁,与丈夫离婚后一直独自生活,身体残疾需经常吃药,无牲畜,仅靠草原禁牧款维持生活,得知这个消息的李小龙立马将此作为重点关注对象。
“自从李书记来了以后,他三天两头来我家,给我维修漏雨的房屋,帮我申请临时救助,还多次从西宁帮我买药,真不愧是真心实意服务人民的好干部啊。”才巴激动地说。
听完阿克的话,李小龙回应道:“我作为咱们村的第一书记,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是我的职责所在,只要我们的这些举措让大家感受到实实在在的温暖,我们的工作就没白干。”
驻村以来,李小龙通过入户走访、建立微信群等方式,深入开展党员志愿服务活动30余次,累计收集意见建议8项,解决群众困难需求25项,群众满意度显著提升。
当好服务群众的干部,也要带领群众增收致富。
夏尔格村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积极走访、认真调研,广泛征求党员和村民代表的意见建议,制定《央隆乡夏尔格村关于实施2023-2025年村集体经济产业发展项目计划的报告》,理清发展出路、发展举措,充分发挥自然禀赋优势,实施建成夏尔格村千羊养殖基地,基地采取绿色化、标准化、规范化的“夏秋放牧+冬春舍饲”的轮牧模式。
“我们从脱贫户和养殖大户中采购生产母畜300只,种公羊15只,聘用牧民群众负责生产牲畜养殖,带动脱贫户和牧民群众增收2万余元,年出栏羊600只,受益140户,共计437人,预计年增收3万到4.5万元,2024年集体经济收益预计达40万元以上。”李小龙信心满满地说,为弥补产业振兴短板,村上还结合资源优势和发展实际,因地制宜储备产业发展,巩固三保障成果,乡村建设行动、就业项目等项目,积极上报2023-2025项目2个,成功入库2个,推动村集体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放眼央隆这片充满希望的沃土,呈现出产业欣欣向荣、乡村美美与共、生活蒸蒸日上、治理井井有条的新风貌,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提升。驻村干部和党员群众凝心聚力,乡村振兴的梦想正在脚踏实地探索与实践中一步步成为现实。